熱點聚焦:印度洋水汽入滇解旱 我國將全面進入主汛期
在給廣東制造一番狂風暴雨后
今年以來華東、華中地區最強降雨
(相關資料圖)
終于要收尾了
盡管尚未進入主汛期
此輪降雨激烈程度和影響程度也毫不遜色
據水利部網站消息
5月5日以來受強降雨影響
江西、福建等地2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
其中3條河流超保證水位
2條中小河流發生有實測記錄以來最大洪水
明后兩天
華南一帶降雨也將明顯減弱
由此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將進入降水稀少格局
10日之前
長江以北以及江南北部和東部等地逐漸放晴
但這場降水的結束
只是另一場影響更深遠水汽運動
開始前的休止符
在數千公里之外的海洋上
一個孟加拉灣氣旋風暴正在醞釀
它正積蓄大量熱能
并將在下周攜帶豐沛水汽“撞擊”南亞次大陸
一方面順著我國橫斷山脈將水汽送入云南
給西南地區制造明顯降雨
今年以來,云南久旱少雨,多地達重旱至特旱。據云南省氣象局統計數據顯示,1月1日至4月20日,云南平均降水量為34.6毫米,較歷史同期偏少超六成,為近五年來降水最少的年份,其中昆明1月至4月總降水量僅為7.7毫米,創下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少紀錄。
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躍介紹,從常年氣候來看,10月至次年4月是云南降水較少的干季,水汽條件不佳。一般要到5月開始,受太平洋季風和印度洋季風的影響,云南會迎來雨季。
王偉躍表示,隨著未來孟加拉灣氣旋風暴生成并北上,配合副熱帶高壓,以及副熱帶高壓西北側低層的偏南氣流增強,10日前后開始,我國云南、四川南部等地的水汽輸送作用會有所增加。
解渴雨下周將登場。5月11日起,云南大范圍降雨增多趨勢明顯。10-14日,云南大部、四川南部、貴州、重慶、湖南、廣西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,部分地區有暴雨。尤其云南中南部將有中到大雨,對于緩和氣象干旱十分有利。
另一方面
它將輸送大量偏南暖濕氣流涌入南海
為我國南海夏季風的爆發推波助瀾
模式預報顯示
南海夏季風將在13日前后由東風轉變為西風
結合較好的熱力條件
預計南海季風將在13日前后爆發
作為我國雨季的幕后推手
南海夏季風的爆發是氣象部門的密切關注對象
每年5月上旬,亞洲夏季風就在孟加拉灣附近開始蠢蠢欲動,孟加拉灣夏季風會率先爆發。到了5月中旬大量的水汽進入南中國海域,并在這里繼續增溫加水,引發南海季風爆發。之后,會攜帶氣流和雨水繼續向北推進,隨后印度夏季風接力爆發。此時亞洲地區的印度洋-太平洋地區大氣、海洋環流出現季節性的轉變。
南海夏季風打通了水汽的“任督二脈”,使得從印度洋經印度半島、孟加拉灣、中南半島以及南海一直到中國中東部地區的水汽通道全面開通,西南水汽輸送明顯增強。此時如果再遇到北方來的冷空氣,就容易給中國南方地區制造強度大、范圍廣、持續時間長的強降水事件,強對流天氣也會更加頻發。
可以說南海夏季風的爆發改變了整個亞洲地區的熱量和水分平衡,是亞洲地區氣候季節水汽改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,也意味著中國將全面進入主汛期。
每年主汛期是我國氣象自然災害高發期
今年情況可能更為復雜
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最新評估報告
今年晚些時候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
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預測
赤道中東太平洋將于2023年夏季進入厄爾尼諾狀態
在此氣候背景下
國家氣候中心此前對我國今年汛期氣候趨勢預測↓
今年汛期(5月至9月)我國氣候狀況總體為一般到偏差,旱澇并重,區域性、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,暴雨、高溫、干旱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,降水呈南北兩條多雨帶,長江中游降水明顯偏少;全年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接近常年,主要影響我國華南和華東沿海,發生北上高影響臺風的可能性較常年大。
關鍵詞: